新疆昌吉州阜康市文旅资源丰富,从南部山区到北部沙漠80公里的直线距离内,包含了以天山天池景区、梧桐沟沙漠景区为代表的自然景观,以六运古城、五运清真寺等为代表的人文景观,还有以新天冰湖国家工农业旅游示范园为代表的葡萄酒文化和以“唐朝路”为代表的古丝绸之路文化。
近年来,阜康市以全域旅游发展为引领,以天池旅游为龙头,围绕“旅游+”“文化+”等,补齐旅游要素短板,增强旅游产品供给,逐步实现了南部观光游览、中部慢享体验、北部沙漠探险三大旅游业态联动发展,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擦亮了“天山之都·物阜民康”城市品牌。
推动文旅融合
“今年以来,阜康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深入贯彻各级部门重要指示精神,积极部署,推动文化和旅游不断融合,有序发展。”阜康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闫松梅介绍。
为推动文旅融合,阜康市出台多项举措,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为旅游发展提供基础。在完善城区“一场四馆一院”文体配套设施建设基础上,阜康市继续推动文化设施向基层延伸。相关部门对全市61个行政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七个一”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摸底,加大整改力度。“七个一”是指,有一个多功能厅、一个图书阅览室、一个小舞台、一个阅报栏、一个文体广场、一个文化活动队、一套广播电视器材。此举旨在让更多城乡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文化惠民成果。
为丰富游客体验,阜康市注重非遗产品设计创新,丰富文化演艺表现形式等,推出许多特色产品。阜康市充分利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王母神话”,开发了以“西王母”为主题的“爱上天池 爱在阜康”80余款本土文创系列产品,涵盖手提包、T恤、太阳伞、马克杯等,售卖网点已推广到天山天池、西域大巴扎等景区点,并正向乡村延伸。城区各景点设立了独立演艺舞台,如碧琳城旅游小镇星光夜市大舞台、西域大巴扎演艺专区等,在旅游旺季为游客带来特色文艺演出。
近两年,阜康市建设了一些文旅消费设施,谋划了一批文旅融合项目。例如,在文体中心场馆周边布设文创商店、城市书吧、朗读亭、24小时自助微型图书馆等小型文化消费设施。目前,阜康市正在积极申报康乾文化旅游街区、特纳格尔文化产业园等13个文旅融合项目。
丰富产品业态
为全面落实旅游兴疆战略,进一步激发全域旅游发展活力,今年以来,阜康市科学统筹规划,充分挖掘资源,在提升旅游品质、丰富产品业态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近年来,阜康市积极布局特色民宿产业,目前拥有民宿29家,有305张床位。闫松梅表示:“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帮助民宿经营者解决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使经营者尽快适应新形势、求得新发展。同时,我们也会拓展思路,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生态农业等多元业态,充实全域旅游内容。”
为促进三大业态发展,阜康市围绕“南部观光游览”,推动天山天池核心景区建设。近几年,阜康市实施了天山天池景区基础环境提升和文化景点建设,开发了一批特色文化旅游项目,打造了天池景区“五园一坡”生态景观,丰富了游客体验。围绕“中部慢享体验”,阜康市打造休闲度假特色项目。例如,积极推动水磨河(特纳格尔)国家湿地公园创建和田园综合体项目,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度假、民俗风情旅游等特色旅游项目,围绕“北部运动探险”,开发特色旅游体验项目。目前,阜康市启动了梧桐沟国家沙漠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此外,阜康市充分发挥“旅游+”“文化+”的综合带动作用,推出了休闲旅游、体育旅游、研学旅游、康养旅游、工业旅游、休闲观光旅游等多元化产品,形成多点支撑、融合发展的格局。
带动致富增收
城关镇山坡村村支书葛昆军介绍,山坡村位于天山天池景区三工河谷旅游黄金通道的起点,旅游资源优势十分突出。前两年,阜康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驻村工作队在入户走访时发现,村民杜俊海因车祸导致无法工作,生活十分困难。经工作队多方奔走、协调,杜俊海在家里开了一个小商店,并借助山坡村成片发展农家乐的契机,出租自家院落经营农家乐,每年靠此项收入近2万元,生活得到改善。
杜俊海一家脱贫的故事,是阜康市通过发展全域旅游带动贫困人口致富增收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阜康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深入推进文化和旅游精准扶贫工作,通过四方面举措,逐步实现了产业发展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长期稳定增收的目标。
据了解,阜康市发动旅游企业扶贫,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助力脱贫攻坚。
阜康市副市长马瑾表示,目前,阜康市全域旅游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缺少具有吸引力的特色旅游产品和城市景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还不完善,旅游酒店、特色餐饮街区、旅游购物场所在数量、规模档次、品牌特色、文化品位等方面仍有待提升。“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旅游名城产业新城’发展定位,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契机,加大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强弱项、补短板,全力推动全域旅游健康发展。”(王新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