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旅游资讯 > 业界 > “精品民宿”变身“钱袋子”,门头沟这个村变化挺大

“精品民宿”变身“钱袋子”,门头沟这个村变化挺大

来源:漫游吧 时间:2020-07-09 07:01 编辑:漫游吧 手机版

    一到周末,位于山东省沂南县铜井镇三山沟村石崇崮大院就会热闹起来,周边乡里乡亲都来大院里摆个地摊,卖些干货、土特产,价格比普通渠道要高不少。同样,在济南市章丘区南部山区的五彩山村乡居民宿带来了游客,当地农户家里产出的时令蔬菜、小米、蜂蜜和野菜等土特产,大部分装进了游客的后备厢。

    端午节假期,乡村民宿成为山东省居民出游度假的“爆款”产品。在济南、临沂、潍坊等地,乡村民宿热度飙升,一些精品民宿、特色民宿至少提前一周或半个月预订,有的甚至一房难求,乡村民宿逐渐走入我们的生活。人们喜欢乡村民宿,喜欢这里的绿水青山,更喜欢它自带烟火气的生活。这烟火气来自一群“特殊村民”,他们不仅是乡村民宿的主人,是乡村体验的指导者,也是乡村文化的传播者。如今,民宿不再只是住宿的选择,而是变成了城市居民向往的“诗和远方”,也改变着当地人的生活。

    寂静山村来了创业者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大家的出游习惯也有了改变,不聚集,不远行,讲卫生,讲品质,消费水平也一下子提上来了。”6月26日清晨,一场大雨过后,济南市章丘区南部山区的五彩山村,雨雾蒸腾于山间,如一条白色缎带,为山居村舍增添诗般意境。推开自家民宿的院门,邓文军眼前的绿水青山越显青翠。

    从2015年投身山村作旅游规划、景区建设、民宿设计,邓文军的团队已经与附近村民打成一片,他也把这里当作半个老家。十八盘村和东车厢村,以前闲置的26间旧房子,如今已被改造成统一品牌的五彩山村乡居民宿,每个院落两到三间房,每日收费900元到1300元不等。今年端午节前半个月,大点的院落已约满,临近几天,6月26日和27日两天客房全满。

    “都是回头客,我们新开发的几款山野菜,游客都说没吃过,反响不错。”邓文军说,做民宿前,他的团队更擅长作景区策划和咨询,捎带着改造民居做景区配套设施,对民宿经营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想到把民宿做起来,比景区还要红。邓文军说,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况下,人们对品质的追求变得更加强烈,和去年同期相比,游客更注重饮食的健康和卫生,消费升级所带来的一系列消费观念的改变,对于民宿行业来说,也是一次巨大的推动。

    与外乡人邓文军带着事业扎根乡村不同,今年44岁的武光军返乡创业,怀揣更多的,是对故土的眷恋,改善童年居住的村庄的愿望。武光军创办的民宿位于沂南县铜井镇三山沟村,取名“石崇崮民俗大院”。石崇崮是沂蒙七十二崮里的第一崮,立在群山之间,其下青山幽谷,屋舍错落。石崇崮大院就在崮下,生态优美,非常适合发展乡村旅游。得天独厚的旅游区位优势,沂蒙古村落的典型遗存,与沟深谷幽、茅舍错落、溪绕门前、小桥流水的独特风景融为一体。

    “房前屋后的一草一木,都是我的心血。”夏日阳光灿烂,一脸小麦色的武光军,每天清晨都会通过快手直播,向粉丝播报大院的方寸变化,有时是响彻山谷的金鸡报晓,有时是声声悦耳的啾啾鸟鸣,有时是自己挥舞球拍的晨练自拍,向人们展示动静皆宜的石崇崮大院。

    贫穷、交通不便,是武光军小时候对家乡的最初记忆。那时村里根本没有一条像样的路,与外界相连的除了崎岖的山路就是铺满鹅卵石的河滩,出门全靠步行。拔起穷根子,需要有产业,更需要带头人。武光军觉得,从初建到现在,民宿对村舍美化、环境改造,就像四两拨千斤,撬动的是村里人从被动到主动改变生活习惯的思想。“这就是民宿与乡村振兴的结合点,民宿对周边环境的带动,对村民生活习惯的改变和先进文化的注入等,力量不容小觑。”武光军说。

    武光军计划,未来以每户两万元的投资对有意向的村民家里进行改造,达到民宿接待标准,在周末客流多的时候接待一些客人,进一步增加村民的收入。

    “主要目的还是‘带动’,我想发挥石崇崮大院的集群效应,来带动当地更多百姓致富。”武光军说。如今民宿经济的综合带动效应已经开始显现,一到周末,乡里乡亲都来大院里摆个地摊,卖些干货、土特产,价格比普通渠道要高不少。有网络平台运营商提出,每增加一间民宿,就可增加6个岗位。这个说法从武光军的实践中得到印证。石崇崮大院的建设和运营,充分调动了周围村民的参与。目前大院已经提供了工匠、厨师、民宿管家等十余个工作岗位。

    在济南邓文军这里,除了翻修民宿、建设景区提供的工匠雇工岗位,这几年,村集体每年会获得5万元到10万元不等的利润分红,其中一部分款项定向分配给村里的贫困户,直接帮助多年的贫困人口脱贫后不再返贫。而当地农户家里产出的时令蔬菜、小米、蜂蜜和野菜等土特产,大部分装进了游客的后备厢。

    投影仪、红酒柜装进了农家小屋

    市场规律下,并非所有民宿都是畅销款。端午节期间,在民宿聚集的烟台市蓬莱区,民宿入住率冷热不一,网红民宿供不应求,而一般的民宿入住率还不足30%,若非节假日几乎无人光顾。

    “蓬壶铭舍”乡村民宿位于蓬莱阁街道水城社区,以“事事如意”“多子多福”为主题的“柿子”“石榴”两套院落,端午节前开门纳客,每间房定价500元以上。步入室内,原来的老屋不仅粉饰一新,装修风格也颇具个性时尚。水城社区党支部书记单延军一边向我们介绍村居改造民宿的进展,一边展示屋内的“现代化”:有投影仪、红酒柜、戴森吹风机……“这桌子的木头也是高级货!”尽管是农家小院、渔家老屋,但装修风格和配套设施不输星级酒店。单延军表示,为民宿下如此“血本”,就是为了以精品吸引年轻消费人群。

    单延军说,在过去,水城社区的“渔家乐”非常发达。“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我们村发展了很多小旅馆,都是村民自己利用宅基地改造成家庭小旅馆,2000年以后,游客的消费水平渐渐提高,能体现当地特色的渔家乐蓬勃发展。但到了2016年以后,当地旅游业开始出现瓶颈,渔家乐的生意越来越难做了。”单延军介绍,最鼎盛的时期,水城社区近1500户村民中有300多户搞起了渔家乐。

    “关键的原因还是渔家乐已经跟不上消费者的需求层次了。”单延军说。以农村家庭为主体经营的农家乐、渔家乐,以餐品地道、价格低廉等特点显著区别于其他餐饮、住宿主体,同时,卫生环境差,设施旧,品质低等缺点也越来越明显。“游客消费水平在不断提高,而我们这里的渔家乐却一直没变,所以就越来越不吃香,越来越难吸引人、留住人。”单延军说。

    在市场倒逼下,水城社区开始谋求转型之路。当地组织专业人员到北京、莫干山等民宿经济发展繁荣的地区进行考察,讨论研究出了民宿提升改造方案。“刚开始的时候,村民的工作很难做,因为没接触过民宿这种新鲜事物,大家都有些信不过。”单延军回忆,在社区人员的反复解释下,有几户村民率先点头,同意将房子出租。很快,看到民宿开始建设,村里的环境变好了,就业岗位也增加了,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支持这项工程。

    “干了这么多年渔家乐,我们的村民有底子,懂经营、脑子活泛。”单延军表示,目前当地闲置了100多套房,对村民来说产生不了经济收入,而当地要做的就是为村民们作一个示范,引导他们找到自己渔家乐的升级方向。

    2019年6月,水城社区成立蓬莱市丹崖水寨文化旅游有限公司,一期投资300万元,租用9处村民闲置院落开发精品民宿。目前开发面积约5000平方米,规划精品民宿院落6个,40个床位,配套建设游客接待中心、可容纳50人同时就餐的餐厅、容纳近30人开会的会议室等设施,后期还会通过招商合作方式引进其他配套商业。

    游客来了和谁相处?为水城社区内的民宿提供服务的工作人员全部来自社区居民,经过培训的社区居民可提供“一对一”管家式服务,蓬莱独特的民风民俗融入到服务中来,让游客在享受舒适住宿体验的同时,更能深刻体验地道的蓬莱乡土文化。

    水城社区推动“渔家乐”转型升级,打造民宿产业链的实践探索,受到了社会的关注。蓬莱区决定,通过“水城民宿”的示范引领作用,撬动辖区内“渔家乐”产品转型升级,最终推动蓬莱精品民宿集群建设及产业链发展。

    “这个时候谁能做得更好,应对更及时,谁更有可能弯道超车。”单延军说。

    不仅是蓬莱水城社区,在淄博牛记庵古村、滨州西纸坊村、临沂李家石屋村、威海慈口观村等一些特色村落,都能看到当地促进民宿发展的努力。不少地方提出要打造形成住宿、餐饮等产品特色鲜明,创意休闲、主题活动等配套内容丰富,旅行行程设计、美食加工等增值产品合理布局的精品民宿聚集区,构建以民宿为核心吸引物的上下游产业链项目。让产业在这里扎根,才是转型发展的硬道理。

    不仅靠情怀,更要靠商业运营

    表面上,民宿是一种情怀,但骨子里的商业运营更是一门学问。要想以民宿撬动乡村旅游发展,单凭山清和水秀,远远不够。乡村活力的营造,靠的是产业支撑、功能配套、营销推广,靠的是大众参与、文化创意、时尚引领等多方面元素的整合和重塑。

    坐在田齐和陈皮夫妇精心搭建的花式凉棚里,几个朋友聊着天,越聊越投机。田齐和陈皮夫妇是青州市云门引民宿的主人。如今,云门引名副其实,成为青州民宿的领头羊。

    田齐夫妇既是民宿的投资者、经营者,还是共同设计者、装修者、居住者。云门引民宿体量不大,三层小楼里,公共空间很多,能住客人的只有四个房间。他们把家安在这,与客人共享同一生活空间。国画、鲜花、苗绣、门匾、复古摩托车、咖啡机,中西方不同的元素在这个空间里融合,混搭得当。

    “尽管没有在携程、途家等OTA网站上线,民宿的预订依然十分理想。”陈皮介绍,疫情防控常态化之后,她的家每个周末住满了新朋友或老朋友。云门引也成了田齐夫妇二人与艺术圈朋友交流或聚会的场所,“正因为这样,我们的民宿一传十,十传百,朋友之间口口相传让房间不愁没人预订。”

    田齐和陈皮是搞艺术的,田齐是知名画家,青州本地人,陈皮擅长体现生活美学的装潢设计,曾有长时间旅居海外的经历。“这些年来,我们定居在北京,青州这几年环境越来越好,我就想找一个地方,打造这样一家民宿。”田齐说,民宿建成纳客以后,两人倒不怎么回北京住了,大半时间就居住在这里。

    田齐在青州常住,完全“有事可忙”。在他的影响下,更多的原住民开启了自家房屋的改造升级,让自己也摇身一变成为民宿主人。附近不少乡村民宿都请他去指导,帮忙设计或者把关。在田齐看来,从这个意义上说,不是村民引领了民宿,恰恰是民宿改变了村民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挣钱方式。随着民宿的数量越来越多、资源越来越汇集,最终将实现整村旅游资源的激活。

    除了忙艺术创作,田齐也热衷参与到家乡乡村振兴的行动中。青州大力推进全域旅游,给每个乡村旅游村镇都规划了各自的风格。田齐受青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的邀请,将“艺术”植入一些发展乡村旅游的村落。村头、村尾的乡村景观,村内绿化,墙绘等等,都由田齐设计出来,再由工人施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村落的特色和民俗被深入挖掘,越来越多的乡村旅游“金疙瘩”崭露头角。

    最近,田齐主导了邵庄镇王家撵村的古村落艺术改造。画师们用心画下一幅幅诗情画意的墙体画,既包含田园农耕、村史村志、村规民约等接地气的内容,又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涵养文明的内容。田齐认为,将农村环境美化与文化建设有机融合,是传播乡村文明的一种巧妙方法,用独具特色的墙体画“书写文明”,让文化墙成为教育村民、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道德课堂”,很有意义。

    民宿是乡村振兴中具有代表性的符号之一,是针尖儿上的东西,很有穿透力。随着民宿经济在乡村的蓬勃兴起,各种要素开始流向农村。打工的回来了,年轻大学生回来了,创客乡绅回来了,资本回来了,政府的政策、资金、公共产品也向农村倾斜。这股力量让寂静的农村再度热闹,乡村再次繁荣。乡村民宿的设计者们越发希望,以民宿为核心,通过目前所做的工作,加强与周边业态的联动,帮助家乡实现乡村整体环境和旅游产业的提升。

相关推荐:

7月11日至8月2日 深圳地铁3号线周末晚上9点结束运营

昆明地铁4号线预计2020年开通运营,大家都非常期待啦!

气势恢宏 青岛地铁8号线胶州北车辆基地规划公示

浓浓太原味道!地铁2号线又迎回两列车

深圳两条新建地铁将于8月迎客

烟雨柳江,观花听雨 -- 君澜古镇度假圈蜀中再添新员

2020第十届贵阳国际车展完整宝典,观展需带身份证!

一路微信嗨不停,年轻人为哈弗F5疯狂打Call

声明:《“精品民宿”变身“钱袋子”,门头沟这个村变化挺大》一文由漫游吧(www.manyou8.com)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